你是否曾經在交談時,發現自己明明「聽到」了對方的話,卻依然「聽不懂」重點?或者你明明很專心,卻總是容易分心?

這可能不只是耳朵的問題,而是大腦的「聆聽力」與「專注力」出了狀況。

💡 聲音並非只是「聽見」,而是與你的大腦神經傳遞、記憶力、情緒管理緊密相連!

🔹 為什麼有些人能更快理解對話,而有些人卻容易錯過細節?
🔹 為什麼某些音樂能幫助我們專注,而噪音卻讓我們焦慮?
🔹 聲波如何影響記憶力、學習能力,甚至情緒穩定?

接下來,我們將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探索「聲波訓練」如何強化大腦與聽覺的連結,幫助你提升記憶力、專注力與情緒穩定!


一、為什麼「聽到」不等於「聆聽」?

「聽力」(Hearing)是生理功能

耳朵像一支「天線」,捕捉外在聲波後,傳遞到大腦。

成人與長者經常因年齡、環境噪音、或某些慢性疾病而造成聽力下降。

「聆聽」(Listening)是大腦的「認知處理」

當我們專注聆聽時,大腦同時參與理解、分析、記憶與情緒感知。

對於成人,若能訓練並維持「聆聽力」,往往更能專注,增強學習效率;對長者,則可延緩認知退化,維持自我生活品質。

二、從「被動」到「主動」:聽力心理音位學(APP)

「聽力心理音位學」(Audio Psycho Phonology, APP)由托馬提斯博士(Dr. Alfred Tomatis)提出,將「聲音科學、心理學、語言學與神經科學」整合,用來解釋我們如何「聽」、「理解」並最終「表達」聲音。

生理聽力(Audio)

著重耳朵接收外界聲音的效率與準確度。

成人若長期處於壓力或老年人有聽力退化時,會影響聲音的辨識力。

心理反應(Psycho)

不同聲音能引發不同情緒與認知反應。

如果壓力過高或情緒不穩定,可能「選擇性」忽略某些聲音,降低與外界的連結。

語言音位學(Phonology)

大腦如何分辨並組合語音,最終輸出我們的口語表達。

成人與長者若在此階段出現障礙,容易造成口齒不清、表達意願下降等問題。

以下將進一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說明聲音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與情緒

聲音並不只是我們聽到的「訊號」,它其實會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神經傳遞過程,最終影響我們的大腦運作、情緒、專注力與認知能力。以下我們來解析聲波進入耳朵後,如何一步步影響大腦的不同區域。




1.耳朵接收聲音

聲波首先進入外耳,經由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震動。這些震動透過中耳三小骨(錘骨、砧骨、鐙骨)放大後,傳入內耳的耳蝸(Cochlea)。

2.聲音轉換為神經訊號

耳蝸內部充滿液體與微小的感覺毛細胞,當聲波進入耳蝸時,它們會根據頻率與強度產生不同的振動,並將這些振動轉換為電訊號,透過聽神經(Cochlear Nerve)傳遞到大腦。

3.進入腦幹(Brainstem)

聽覺訊號首先到達腦幹,這是聲音處理的第一站。

腦幹的作用是:

快速處理聲音(例如警覺性反應,讓我們對突發聲音立即做出反應)

基本的聲音區別(例如音高、音量)

4.影響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情緒處理

聲音與情緒的關聯極為密切,聽覺訊號會影響大腦的邊緣系統:

杏仁核(Amygdala): 大腦的「情緒控制中心」 會對聲音做出反應,例如聽到令人放鬆的音樂會讓人感到愉悅,而刺耳的噪音可能引發焦慮。

海馬迴(Hippocampus):就像大腦的記憶硬碟,幫助我們儲存與提取資訊。 (ex,熟悉的聲音可以喚起過去的記憶

5.進入初級聽覺皮層(Primary Auditory Cortex)— 聲音辨識

接著,聽覺訊號進入大腦的聽覺皮層(位於顳葉),其中:

初級聽覺皮層(Primary Auditory Cortex):負責聲音的基本辨識,例如聲音來自哪裡、頻率高低等。

次級聽覺皮層(Secondary Auditory Cortex):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語言、音樂的辨識與理解。

6.影響感覺與運動控制(Sensory & Motor Areas)

特定聲音(例如音樂或節奏感強的聲音)能夠刺激大腦的運動區域,這解釋了為什麼聽音樂能夠影響我們的身體節奏,甚至幫助運動協調。

7.規劃與理解(Planning & Understanding)

大腦會根據聽到的聲音做出進一步的語意理解與決策:

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 參與語言理解、計畫與邏輯推理。

這就是為什麼音樂訓練、語言學習、專注力提升都能透過聲音訓練來增強大腦能力。

8.左右腦評估與整合(Assessment - Left & Right Brain)

左腦:負責邏輯、語言、數字運算,與語言理解有關。

右腦:負責音樂、節奏、創意與整體感知。

聲音的刺激能促進左右腦協同運作,提升語言能力、創意思維與學習效果。


上圖展示了大腦神經突觸(Synapse),它是神經細胞(Neurons)之間傳遞訊息的關鍵連接點。

圖片中的小圓顆粒代表的是神經傳遞物質囊泡(Synaptic Vesicles)。這些囊泡位於突觸前神經元(Presynaptic Neuron)內部,內含神經傳遞物質(Neurotransmitters),如:

✅ 多巴胺(Dopamine) – 影響動機、專注力與愉悅感
✅ 血清素(Serotonin) – 調節情緒、減少焦慮與憂鬱
✅ 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 – 促進學習與記憶
✅ γ-胺基丁酸(GABA) – 幫助放鬆、降低焦慮
✅ 麩胺酸(Glutamate) – 提升學習與認知能力

當神經訊號到達突觸時,這些囊泡會釋放神經傳遞物質,進入突觸間隙(Synaptic Cleft),並與突觸後神經元(Postsynaptic Neuron)上的受體結合,從而傳遞訊息並影響大腦功能。

為什麼有效?— 大腦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現代神經科學已證實,大腦終身都能進行「重組」。

當耳朵持續接收精心設計的聲波刺激,會帶動大腦神經網絡的連結強化並改善訊號處理的效率。這個機制解釋了為什麼聲音刺激可以影響神經傳遞促進大腦可塑性,進而影響記憶力、專注力與情緒狀態。


三、Auditory Brain Stimulation:用聲波「喚醒」大腦

MBL來自托馬提斯效應的靈感:

核心概念:透過特定的頻率與隨機切換的高低頻聲波的「交替刺激」,讓中耳肌肉與大腦神經網保持敏銳,進一步提升大腦活力與變化的適應性。

比利時Mozart Brain Lab(MBL)在這個領域已累積豐富經驗,至今服務超過5萬人且搭配客觀QEEG腦電圖分析,並持續在國際科學期刊發表成果。透過量身訂做的聲波訓練,協助不同年齡與需求的族群,找回更靈敏的大腦運作與更穩定的情緒狀態。

對成人與長者的好處:

專注力與記憶力訓練後常見的效果是「更容易專心」,也更快速地「記住或反應」訊息。

情緒管理:聲波刺激能影響大腦情緒中樞,促進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有助於舒緩焦慮、改善睡眠、降低壓力感。

表達力與社交:經過聽覺與語言中樞的再訓練後,許多人發現自己重新找回「說話的清晰度」,在人際互動時更有自信。

四、臨床與研究證據

以下為部分研究與學術資源,協助您深入了解此領域的科學基礎:

大腦可塑性與音樂訓練的關聯

Wan, C. Y., & Schlaug, G. (2010). Music Making as a Tool for Promoting Brain Plasticity across the Life Span. The Neuroscientist, 16(5), 566–577.

https://doi.org/10.1177/1073858410377805

中風後的音樂聆聽促進認知恢復

Särkämö, T., et al. (2008). Music listening enhances cognitive recovery and mood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roke. Brain, 131(3), 866-876.

https://doi.org/10.1093/brain/awn013

成人壓力管理與托馬提斯技術

Lundqvist, M. M. (2011). Burnout & Stress Rehabilitation Result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100 tomatis Clients. (Sweden)

研究顯示在睡眠品質與壓力感等面向有顯著改善

聽覺刺激與神經迴路的調整

De Voigt, M. J. A., & Vervoort, J. (2020). Neurophysi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by means of the Tomatis music listening therapy. Journal of Neurology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8(1), 1-10.

闡述透過特定聲音刺激如何改變神經系統反應,對成年與長者也具參考價值

其他參考研究

Zhang, S. Q. (2020).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music on the human brain.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10(1), 95-104.

https://doi.org/10.4236/jbbs.2020.101005

Kershner, J. R. (2021). Probable role of listening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DHD symptoms: Three case studies. Integrativ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8(2),1-6.

https://doi.org/10.15342/ijms.2021.350088965

五、讓「聆聽」成為活力人生的助力

對成人和長者而言,除了要關注「聽得到」聲音,還要學習如何「聽得懂、聽得進」。

透過「Auditory Brain Stimulation」的技術,您不僅能增強專注力、記憶力,更能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

最後,大腦保有驚人的學習與自我修復潛能,無論您是想在職場再出發,還是單純追求健康老化,都能藉由聲波訓練,為自己的思維與生活增添「全新的活力」。

六、立即行動:線上檢測與體驗課程,開啟大腦的「聲波健身房」

只要透過簡單的檢測就能開啟「大腦健身」之旅。從初步了解到訓練體驗,全程都能在家完成,讓你更輕鬆地擁抱「聆聽」帶來的改變。

提升專注力

改善左右腦協調增強專注力

促進情緒平衡

減輕壓力焦慮帶來內在平靜

增強語言與學習能力

加速語言學習與記憶力提升。

改善整體認知表現

調整聽覺通路提升大腦處理信息效率。